当前位置: 浙师大论坛 > 研友交流 > 帖子正文

教师资格考试

作者:快刀浪子 2010/3/4 0:43:29 959 评论(19) 编 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最新评论(19)
紫绫 发表于:2010/3/4 0:43:29 2#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注意的功能有(ABD )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ABCE)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ABCD)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BCD)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B)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BCD)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BCDE)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BCDE)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ACD)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CE)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二少 发表于:2010/3/4 0:43:30 3#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括: (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 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 (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3)情绪的作用。 


一、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社会知觉 
4.思维 
5.流体智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 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奇骏 发表于:2010/3/4 0:43:30 4#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2.B_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一般只能保持20~40秒钟。   3.B.新学习的信息对回忆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倒摄抑制。见学习精要中倒摄抑制的定义。   4.c.我们可以采用组块的方式来增加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容量。   5.c.见学习精要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中的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6.B_个体成就动机包含两种成分,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7.C.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此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8.B_认知结构是影响迁移的主观因素,不是客观因素,其他的都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   9.A.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0.D.柯尔伯格根据道德两难故事来判断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   11.B.常模参照测验是通过测量团队的平均值,按照个体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来最终决定成绩的。   12.c.加涅按照学习情景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学习分成八类,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故比概念学习低一层次的应该是辨别学习。   13.c.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积极去实施这一活动。   14.D.1908年,贾德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即概括化理论。   15.A.效度是指测验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正确测量了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而信度是指测验的可*性。   16.B.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性,表现为流畅性、独创性和变通性。   17.A.高中阶段由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最擅长理解记忆。   18.D.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故认知的最高目标是评价。   19.A.桑代克等人认为当两种情景中有相同要素或共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由此提出了迁移的共同要素说。   20.A.一般来说,将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二、填空题   1.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2.弗拉维尔 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   3.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4.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5.算法式策略   6.顺向负迁移7.追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8.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   9.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三、简答题   1.健康是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正确的自我意识;②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具有生活热情与工作的高效率;⑤情绪正常、乐观、稳定;⑥人格结构稳定协调。   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场独立型:对客观世界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2)场依存型: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3)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型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和讲解。   3.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儿童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   (2)权威阶段(6~8岁)。此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可逆性阶段(8~10岁)。此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而且与成人的关系也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插  (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成哥 发表于:2010/3/4 0:43:31 5#
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物体的某一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4)原型启发与联想。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5)情感与动机状态。一般说来,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干扰问题的解决。动机是促使人解决问题的动力。没有解决问题的动机,不可能有解决问题的行为,问题当然不可能解决。   (6)个性因素。个性因素对解决问题也有重要影响。实验表明:一个人是否善于解决问题,与他的灵活性、首创性和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相联系。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也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由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活动模式的过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训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练习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工作中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三是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心智动作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四、论述题1.教学事项是指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九大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引导学生的注意方式有三种:①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③配合学生经验,转到所教主题之上。   (2)提示教学目标。通过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确保学生理解目标和结果,形成心理定向。   (3)唤起先前经验。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因此,教师要激活学生大脑中的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技能,如果发现学生缺乏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就要给以及时辅导。   (4)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材料的性质、学生学习特点与预期学习结果等有关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5)提供学习指导。呈现完教学内容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包括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方法。   (6)展现学习行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学到新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上的三种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①眼神和表情;②随时指定学生代表将所学知识或问题答案说出来;③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全班学生的理解状况。   (7)适时给予反馈。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未必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因为*短时记忆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加复习,就难以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8)评定学习结果。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或者课堂小测验、课堂问答,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以一定辅导。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当确知学生获得了所教知识技能之后,就要教学生如何记住知识,并给以复习的机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要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迁移。   2.答案要点: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  (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   (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是维持秩序。惩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   (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做出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做出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一网打尽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过于频繁地表扬某一个人会造成其在同学中的孤立。   (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性。     (5)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本身是一种自我奖赏,快乐学习是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波少 发表于:2010/3/4 0:43:31 6#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成 2.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 )秒钟。 A.1~2 B.20~40 C.60~70 D.70~80 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4.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5.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试误法 6.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B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避免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8.以卜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B )。 A.教师指导 B.认知结构 c.媒体 D.学习材料特性 9.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A )。 A.奥苏贝尔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10.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D)。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11.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B )。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c.描述性测验 D.团体测验 12.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C )。 A.信号学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D.言语学习 13.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C)。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14.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贝尔 D.贾德 15.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称为( A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16.创造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B )。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17.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 )。 A.理解 B.机械 c.内隐 D.无意 18.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 D )。 A.运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1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 )。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20.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A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9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2.元认知是于1976年由弗拉维尔提出来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体验。 3.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三大学习定律。 4.根据记忆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 5.问题解决策略主要包括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顺向负迁移现象。 7.成就动机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它由两种成分构成: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8.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9.根据布卢姆等人对目标的定义和分类所进行的系统的研究,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2.简述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特点。 3.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5.举例说明如何,可培养学生的智,技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 2.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下眩月 发表于:2010/3/4 0:43:32 7#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是( D )。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 2。心理发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 A )。 A.(学前教育阶段 B.初等教育阶段c.中等教育阶段D.初中阶段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B )。 A.归属 (B.)自我实现 c.尊重 D.生理 4.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 A )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5.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C )。 A_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 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 6.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B )。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7.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B )。 A.高 B.(低 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8.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A )。 A.(精细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_过度学习 D.人为增加线索 9.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C )。 A.讲解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10.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做出判断和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A )。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 D.正式评价 11.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 D )。 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12.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是因为该生动机水平(C )。 A.过弱 B.中等 c.(过强 D.无所谓强弱 13.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 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 )。 A.(场依存型占优势 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14.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B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风格 D.顿悟 15.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B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16.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 A.(有意义接受学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D.探究学习 17.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杜威 D.(柯尔伯格 18.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A )。 A.(品德 B_道德 c.个性 D.人格 19.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 C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2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B )。 A.道德认-~~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招鹏 发表于:2010/3/4 0:43:32 8#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是华生。  
  2.A.心理发展的童年期处于学前教育阶段。  
  3.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4.A.诊断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目的是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  
  5.C.当学生的动机水平适中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大。  
  6.B.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复杂的课题时,应尽量使气氛轻松自由,学生保持较低的动机水平即可。  
  7.B.力求成功者相对于避免失败者而言,其成就动机较低,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获取成功,往往会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当面临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他们的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8.A.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精加工策略。  
  9.c.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这是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  
  10.A.见学习精要第361页中常模参照评价的定义。  
  11.D.根据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可知,运气因素是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  
  12.C.考试时产生的过度紧张和焦虑,说明考生的动机水平过强。  
  13.A.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指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14.B.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到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功能,这就是功能固着。  
  15.B.A属于逆向负迁移,c属于横向正迁移,D属于正迁移,只有B属于垂直迁移。  
  16.A.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接受学习。  
  17.D.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  
  18.A.见学习精要第300页中品德的定义。  
  19.C.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言语信息。  
  20.B.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
             
嘉瓜 发表于:2010/3/4 0:43:33 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 线上) 1.归因即对自我行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个成分:内外源,替代强化 、 自我强化 。  
 2.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类型:直接强化、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3.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为~,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为——,它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4.发散性思维常被用作衡量创造性的指标,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变通性和——。  
5.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  
6.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和——,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7.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层次——、——和——。  
8.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式,可将技能分为——和——。  
9.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 10.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由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 

答案: 
1.稳定性控制性  
  2.替代强化 、 自我强化  
  3.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4.流畅性独特性5.先快后慢  
  6.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7.课程目标学科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8.操作技能或动作技能心智技能或智力技能  
  9.认知阶段 自动化  
  10.认知 自我提高
             
宁采 发表于:2010/3/4 0:43:34 10#
  第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十四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三章 学  校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 
  第十六条 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第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八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第二十一条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第四章 教  师 

  第二十八条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您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回帖哦!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