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浙师大论坛 > 研友交流 > 帖子正文

大清早的我是一定要随手转发点正能量的,一整天都充满正能量想想都是另人激动呢!!

作者:zhangyang 2015/8/27 14:11:57 409 评论(0) 编 辑
大清早的我是一定要随手转发点正能量的,一整天都充满正能量想想都是另人激动呢!! 

本科化学专业申请化学博士,是一条常规得不能再常规的道路。然而尽管我看过很多来自学长学姐的申请总结,听过各种经验教训,在自己做申请时还是千头万绪。所以我只有尽可能将自己申请过程中的感受转化成具有普适性的建议,希望学弟学妹们结合个人情况辨证看待,如果能给你们带来哪怕一点帮助和启发,我将不胜荣幸。
一. 个人背景及选校
GPA:3.76/4.00,排名7/144
TOEFL:111(口语24);GRE:161+170+3.5
科研:两段本院内课题组科研经历,一篇SCI(仅五作……)
交换/海外科研:无

我选校的依据是成绩和排名,通过大致分析往届学长的成绩-录取学校对应关系(了解这项信息很有用!选校时过于保守或是过于贪心可能有严重的后果),选了专业排名1-20的14所学校的化学系。影响选校名单的另两项因素是,我对未来导师没有明确的偏好,而对学校的综合排名和地理位置比较关心。相信关于选校每个人申请前心里已经有自己的一套标准,follow your heart即可。二. 申请各要素的作用
a) G&T 

对于标准化考试,真正的重点只有一条:在成绩不过期的前提下,越早考完越好,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拖到大三暑假以后。托福的考位往往从6月份就变得紧张,8-10三个月更是一座难求,我身边有好几个同学为了刷分不得不坐火车到外地去考试。这对于准备申请文书已经焦头烂额的飞跃党来说或许是最不愿看到的事。而且如果本来就不喜欢和不擅长英语考试,一遍遍刷分本身就十分虐心。

关于GT分数,化学PhD一般会被要求担任几个学期的助教,所以很多学校会对托福口语有所限制。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建议尽量刷到22以上,到了24就不太可能被学校以“口语不好”而拒绝,如果底子好刷上26,连开学前的口语考试大概都能免掉。但是不断给ETS送钱到底有些强人所难,所以尽力而为即可,完全不必追求完美,毕竟申请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可能与不可能,而且我们申的是理工科,专业实力最重要。GRE的限制相对更少,大部分学校不会设分数线,不太差即可,稍差点也不见得致命。

b) GPA
这往往是最让我们头痛的一个因素,因为能在短期内改变它的余地很小。不可否认的是,排名的高低与申请学校的名次前后成正相关,毕竟最顶尖的几所大学每年面对太多优秀的申请者,任何一项的劣势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短板。但是其一,这毕竟是统计上的结果,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要做跳出那个正相关的一个点,就足够了,如果申请者的科研经历、推荐信、文书等有足够的说服力,证明此人在做科研上的potential确实过硬,能使学校舍不得为了GPA放弃ta。其二,美国高等教育成熟度决定了那里的好大学很多,并不是说一定要申上Harvard、MIT、Berkeley、Stanford这样的牛校才算是成功,所以不必为GPA的问题而悲观失望,对于已经进入大三下学期的同学,在这个因素难以改变的前提下,更应该花足精力把其他的因素做到最好。不过如果你还年轻,还是好好学习考试吧~

c) 科研经历
申请理工科博士,最核心的竞争力体现在科研上。个人认为自己在这一方面其实是比较弱的,既没有很突出的publication,也没有出国交换经历。不过科研与GPA、标准化考试不同,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标准量化,即使是在化学学科内部,不同的分支方向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我申请的化学生物学方向就有实验周期较长,本科生不容易发paper的特点,这一点对方学校的老师会充分理解。但是无论哪个方向,审材料的教授都会关注申请者是否对他们参与的课题有清晰的理解,以及能不能将做过的工作总结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分析数据,得到结论),哪怕这个工作是由你和他人合作完成的,你也应该在其中有自己独特的贡献。譬如MIT化学系的老师在给我Skype面试时,就问到我在实验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所做的课题在未来有怎样的发展空间等等比较“细节”的问题。

有很多学弟学妹问过我交换/暑期科研的重要性,我自己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但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应该抓住机会尝试。在决定交换之前,最好向自己的导师请求建议并得到他们支持,评价该项目是否真的有助于提高你的学术能力,在一个好学校或知名教授的组里,有计划地做上三个月的实验并拿到一封强有力的推荐信,固然是申请中的一大利器,但盲目地为交换而交换,到国外打两个月酱油,很可能无异于浪费时间。

d) 推荐信众所周知,好的推荐信通常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信中体现出推荐人对被推荐人有深入具体的了解。在这一点上,担任过科研工作导师的教授会被默认为比授过课的老师更了解你。2.推荐信出自老师亲笔,或至少由老师本人认真修改过。
3.推荐人在申请的项目有一定知名度。

第一条比之后两条重要。
推荐信有必要早准备吗?答案是有。这里主要指的是来自任课老师而非科研导师的推荐信。我个人比较喜欢在课后与老师进行学术问题的交流讨论,因此容易给老师留下印象。在大三下学期邀请其中两位老师为我写推荐信时,虽然他们都是大忙人,还是欣然同意并很快写好。我并不是建议大家抱着要推荐信的功利心态和老师“套近乎”,但“让推荐人了解你”到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你在离申请结束还有一两个月的时候还只能找到并不熟悉你的老师要推荐信,他们多半也会为难的。

e) 套磁
套磁可以说是申请各要素中随机性最大的一项,考虑到大部分申请季的套磁只能通过邮件进行,对方杳无音信或者给出无实际意义的模板回复是套磁最常见的结局,即使对方表示对你很感兴趣,如果没有招生的权利,也很难帮到你。

不过,尽管套磁最后取得多大的成功不取决于自己,有没有一颗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的心却是自己能控制的事。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可供参考:
一是密切关注学校内部或学校附近与你的申请方向相关的讲座或者会议,注意是否从国外邀请了自己感兴趣的老师。如果能当面与教授聊上十分钟,可能比煞费苦心地写上10封邮件更有效。二是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可以多联系一些对方学校的Assistant Professor,他们的课题组里往往有相对更多的空间,老师渴望招到有能力的学生,也有较多的精力来处理这些来自陌生人的邮件,而且很多学校会为了照顾年轻教授把他们囊括进招生的committee,也就是说这些AP可能将直接看到你的材料。毕竟套磁是一个“非正式”的过程,很少有教授会认为你给他们发邮件意味着你一定要进他们组,你不必过分担忧他们到底是不是你的dream professor,能不能去联系。三是可以在联系教授之前先与组里的研究生或者博后建立联系,他们相比自己的导师可能更容易接近,也更愿意花时间给你详细介绍组里的工作或者解答问题。如果能把这些学生提供的信息巧妙地整合进接下来给教授写的邮件中,也能使邮件增色不少。

大多数老师并不反感套磁,但是有一条重要原则是,任何时候,不要以任何形式说假话欺骗对方,尤其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不讲诚信对一个做学术的人来说是最可怕的事,后果不言而喻。

f) 文书文书主要包括CV和PS两块,CV通常在准备申请暑期科研或者套磁的时候就大致准备好了,之后要做的只是不断补充和修正新的内容。PS在理工科博士的申请中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一份科研经历总结,大部分内容都是展示申请者研究能力的“干货”,有点儿模式化,不需要强烈的个人色彩,相反应尽可能显得“professional”。PS的科研部分基本上是把CV中那些简单枯燥的项目描述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申请者做课题时的思考逻辑,有点类似于一篇学术论文的abstract部分。
PS最好能用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认真准备,一篇好的PS通常需要就内容、语言甚至英文语法改上10版甚至更多。它可能不容易成为申请中的亮点,但一篇内容不够精炼,语言不够流畅地道,逻辑不够清晰的PS几乎一定会导致申请大打折扣。有经验的审材料者可以从一篇一千字的文书里一眼看出申请者的诚意。

与套磁同样的道理,你可以在文书中尽可能地扬长避短,但对于写上去的内容,一定不要捏造事实或者夸大其词。三. 一些补充1. 有效规划时间,切忌拖延症
10月份还在东奔西跑刷GT,11月底才匆匆忙忙准备PS,DDL前最后几个小时冒着网络崩溃的风险提交网申,如上种种希望都不要发生在师弟师妹们身上。

2. 及时整理材料,避免低级错误
每年都听说有同学写邮件写文书时搞错对方学校、项目、教授名字,或是学校要求的材料没有交齐,GT成绩没有寄到这样的错误。要保证自己对申请所需的每个文件心中有数。

3. 保持平常心
尽力到问心无愧就够了,压力过大(特别是在面试的时候)只能使你失去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何况对于未来的理工科PhD们,申请只是小事,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才是真正重要的考验~

四. 致谢
整个申请过程,要感谢的人和事多得数不过来,恕难在此一一列举。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到远在大洋彼岸的热心小秘,都给我的申请带来了值得铭记的帮助和支持。

在此要特别感谢GGU的龚老师,整个申请季的“运筹帷幄者”;GGU的mentor,在学术繁忙的MIT帮助我这个强迫症患者一遍又一遍地润色文书;coordinator王彤姐姐,晚上加班陪我把每个学校的网申表格再三检查,以及每次讲座、课程背后付出努力的GGU成员,无论在北京办公室,还是在大洋另一端。

最后,衷心祝每个飞跃的同学好运!
最新评论(0)

您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回帖哦!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