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在英国---《不一样的天堂---游学英国纪实》

楼主

我来自天堂 [离线]

0☆☆☆☆☆

发帖数:318 积分91
1楼
《不一样的天堂---游学英国纪实》马澄晔  著他,大一就参加国际会议,毕业后获得奖学金去英国留学,但最后却放弃了奖学金,走上了不一样的留学之路......本文将带你深入英国社会,体验不一样的留学生活。第一季  初到英国  一 飞机一直往西飞,窗外一望无际,一切好像都静止了,只有引擎传来的巨大的轰鸣声告诉乘客们飞机是运动着的。我坐在飞机经济舱后排左侧靠窗的座椅上,转过头往右边看,经验丰富的乘客们早已经戴上眼罩裹上毯子睡觉了,我又转到另一边,窗外依旧阳光灿烂,都已经飞了一半航程了,可前方依然布满了灼热的白光,眼睛眯成了细缝,才终于见到那藏在背后的骄阳。我从未经历过如此久的白天,这时候中国应该是黑夜了,有些家庭可能已经熄灯睡觉了。英国维珍航空公司的波音747在天上飞了13个小时,终于将乘客们平安送到了伦敦希思罗机场,那是格林威治时间2002年1月25日晚上6:30。飞机还在机场上空盘旋时,我已是兴奋不已了,我终于朝着我的梦想跨出了坚实的一步,我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人才。下了飞机,我跟着乘客们一起往外走,在闹哄哄的行李处找到了自己那个绿色行李箱,然后又是跟着其他乘客一起急匆匆的往外走。一路上,各种肤色的人或与我并肩前行,或与我擦肩而过,我喜欢这种国际化的感觉,这让我心潮澎湃,这正是我一直期待的。不过,留学英国好像一开始就有点不顺。过机场海关的时候,欧洲人都径直过了关,而我和其他同机的中国人都得去防疫处接受防疫检查!我们在那里和一群一脸无辜的黑人及印巴人坐在一起,等待着检疫官的传唤。在那漫长的等待和中国人的牢骚中,我马上体会到一个很熟悉的词语,第三世界。是的,第三世界,这就是第三世界的待遇?一个半小时之后,终于轮到我交上在中国已经做好的免疫证明,检疫官是个中年英国妇女,仔细看了免疫证明之后,在上面盖了章。我叹了口气,总算可以正式进入英国境内了。我又是匆匆忙忙拖着行李往外跑,不知来接我的郑老师是否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惜通过了海关之后,在出口处我没有见到他,于是,我便按郑老师在Email里预先指导的,走到外币兑换处换了几个硬币,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然后又给他打电话。郑老师告诉我去机场大厅的出口处等他,他已经在路上了。机场外面已是一片幽黑,雨下得很大,空气是冷飕飕的,但没有像在杭州那么冷。郑老师迟迟不来,雨却越下越大,在机场外面等车的人一个接个的被豪华轿车接走。我焦急等待着,郑老师迟迟不来。大约又过了一个小时,终于,一辆微型尼桑轿车停在了我的面前,车里出来一个中国男子,那居然是郑老师。郑老师是我在浙江商学院读书时认识的,当时他和英国G大学商学院的副院长理查德一同来我们大学访问,我在那一次见面会上认识了他们。真的很感谢郑老师,他在我申请留学的过程中帮了很大的忙,而且还在这么个大雨天来接我,并且后来分文不收。一路上,雨一直没有减小的趋势,郑老师那辆小车上的刮雨器忙得气喘吁吁,发出很响的呱嗒呱嗒声。郑老师一边小心的开着车,一边向我简单的介绍英国的情况。一会儿,车开到一个拐弯处,郑老师右手微微向左指了一下说,那儿就是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结婚的西敏市教堂。透过布满水珠的车窗和昏黑色的雨帘,我顺着郑老师指的方向看去。幽黑的雨夜里,一个十分精致而又古典的教堂就静静的座落在不远处,层层叠叠的,但不是很高。这雨中的教堂,忽然让我想起了一部英国电影《无头骑士》,那电影里的气氛,也就是这样,天空总是阴黑的,下着雨,还有古老的建筑物,路上没什么人。我们终于到了郑老师为我安排的住处,那是维多利亚式的排房,我住的单元是H街15号。我想这应该是战后修建的,我看过《英国史》,二战中伦敦的大量房屋都被德国人炸毁了,战后英国的工党政府修建了大量免费的福利房,我住的这一个房子,应该就是那时候建的吧。一会儿,房东开着车也来了,他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印巴人,瘦瘦的,说话时和中国人的英语完全不一样,他的舌头好像很短似的,舌头是卷着的,每个英文单词的发音似乎都没发到位,普嘟嘟,普嘟嘟的。我于是和他交流起来,他普嘟嘟的说着,还好,我都能听懂,不由暗暗的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而得意。房东带我们参观了一下这座房子。这排屋沿着山坡而建,砖瓦结构,上下两层,屋顶带着一排烟囱。里面的地板和楼梯都是木制的,地上都铺着地毯,屋前还有一个花园。屋内一楼是厨房,卫生间,客厅,和一个小客房,二楼则是三个卧室。我心里乐滋滋的,感叹自己居然也住上了这梦中的房子。房东把我带到楼上的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一张小床,边上有个小小的写字台。他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个小房间之后,告诉我这里还住着另外四个中国留学生,我的房租金是每周50英镑,水电费另付。郑老师后来补充说,这是这一地区最便宜的房租了。我点了点头。第二天一早,郑老师带我去见G大学商学院的副院长理查德, 我送给了理查德一盒龙井茶。我是在读大四的时候认识了理查德和郑老师的,他们那时到我们大学访问,理查德向我们介绍G大学时,我很积极的发言,可能因此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离别时,我们约定在伦敦相见。我后来很快拿到了G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得到了G大学送给浙江商学院两个奖学金名额中的一个。所以理查德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因为办签证的过程中耽误了很长时间,我到英国时,所要上的“银行与金融”硕士课程已开学两个多星期了。理查德知道了之后,告诉我说,那就等半年,你可以上下个学期的那个班。拜见完了理查德,郑老师带我去了附近的一所语言学校注册。郑老师说,迟到了其实倒是件好事,这样可以有半年时间过语言关,到读硕士课程的时候就轻松多了。这一天,我仔细的听周围英国人说话。不听可好,一听吓一跳,伦敦人的口音怎么这么个味儿,和BBC英语大相径庭,我几乎全听不懂,只听懂了You Know You Know。我住的地方,具体是在伦敦东四区的H街15号。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带,原来在伦敦属于“穷人区”,是外来的黑人和印巴人的聚居区。而据说,伦敦的富人区,则是在西伦敦和南伦敦。在H街15号里,除了我,另外还住着其他四个中国人。车宝峥,31岁,他是来自辽宁的鲜族人,来英国四年了,先在中餐馆工作了两年,后来与一个福建人合伙买了一家小小的外卖店。经过两年的辛勤耕耘,那本来濒临倒闭的外卖店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但成功后,他和合伙人却发生了矛盾,后来一气之下,他干脆将股份卖了,转而开始在G大学读本科。李富通是来自广东的,25岁,在国内读的是广州某名牌大学的金融专业,毕业后,他先在家乡的银行工作了一年,后来又去了市政府工作,成了市长的三秘,半年之后,他又辞职来了英国,和我一样,准备读G大学的银行与金融的硕士课程。刘佳是河北的,28岁,也是刚来英国,不过他在国内已工作了三年,还开过一个不成功的广告公司。据他说,在国内,如果没那文凭,你就进不了那个圈,如果进不了那个圈,你就会被排挤在圈子外面,那意味着你永远没有机会,所以他是一心一意来拿学位了。王阳是北京的,27岁,他和刘佳是大学同学,比刘佳早来一年。现在已是读完了银行与金融的硕士课程,并且顺利拿到了学位。可是凭这学历,他在英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于是回国凭他父亲的关系在深圳市政府找了份不错的差事,可是工作了三个月,他很不满意,又回来了!还有就是我,24岁,浙江商学院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拿了父母全部的积蓄,也来到了这个热闹的英国。第三天一早,我跟着来自广东的李富通, 去了伦敦市中心的唐人街。他比我早到一个星期,拿的也是G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过,后来我才知道那通知书是他花了一千多英镑找人办的,雅司也不用考。唐人街位于伦敦市中心,在英国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后面,李富通告诉我,唐人街后面就是伦敦著名的红灯区Soho。唐人街英文名叫China Town,直译成中文应叫中国城,而中国人则习惯了叫唐人街。伦敦的唐人街由两条街组成,这是英国华人世界的象征和活动中心,同时也是伦敦重要的旅游景点。唐人街里面几乎都是店铺,70%以上是中餐馆,另外还有超市,中药店,旅行社,理发店和杂货铺等。到了唐人街,李富通马上就要去其中一家著名的中餐馆皇龙轩工作。李富通很幸运,来英国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工作,因为他会说广东话。他告诉我,伦敦唐人街的中餐馆老板大都是香港来的广东人,员工和客人也大多都是说广东话的,所以,像我这样不会说广东话的人,找工作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李富通进了皇龙轩之后,我一个人在唐人街逛了两个小时。果真如他所说,这个唐人街好像是广东人的唐人街,唧唧呱呱说的都是广东话,偶尔还夹杂一些英语。我试着说普通话,这一下马上就暴露了我是大陆来的新人,那些中国人看着我,很有些不屑的样子。中午,在一家便宜的中餐馆花了5个英镑吃了一个烧鸭饭之后,我按计划去了大英博物馆。在里面逛了半天之后,我突然有一个想法,这个博物馆不应该叫大英博物馆,而应该叫世界博物馆。中国大清皇帝的龙椅,龙袍;还有曾经是给中国女人那三寸金莲穿的绣花小鞋,这些中国见不到的东西,竟然在英国见到了。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珍贵的历史文物,按地区分成不同的藏馆,美洲馆,亚洲馆,非洲馆,各个馆都存放不同地区的文物和艺术品。英国本土的文物,占博物馆的比列却不大,我这下完全明白了什么叫日不落帝国。在众多的珍贵文物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要数埃及的木乃伊,不过,这木乃伊之所以让我觉得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它的神秘,而是它让我感到恶心。原来木乃伊是一具具被淘空内脏,裹上一层层纱布的尸干,那干瘪发黄丑陋的样子,简直让我把早饭都要吐出来了。逛着逛着,我觉得困了,应该是时差的缘故吧,我还没有倒过时差来呢。英国比中国晚八个小时,所以这两天晚上我睡不着,白天却早早的发困。于是坐巴士回位于伦敦东四区的住处。没想到下了巴士之后居然迷了路。原来,英国的道路是没有固定方向的,不像中国的道路,不是南北走向,就是东西走向,英国的道路一般都是应势而修,走着走着,就会辨不清东南西北了。我终于找到了个杂货店,用里面的投币电话机紧张的给郑老师打电话,幸好郑老师正要下班,他说让我等会儿,他来接我。一会儿郑老师开着那辆小尼桑来了,他说他还要去一下附近的中国人超市泗和行,顺便带我过去认识一下。我坐在车上,跟着郑老师又晕头转向的来到了一个很大的有绿色门面的中国人超市,郑老师介绍说这泗和行是东伦敦最大的中国人超市,中国人的日用品应有尽有,所以不必担心在英国买不到中国的产品。我仔细看了一下这超市,面积估计超过一千平方米,这里面的商品主要是针对中国人的,不过,在中国一块多钱一袋的康师傅快餐面,这里的价格却相当于人民币十多块,这里的员工,几乎全是中国人,不过又几乎都是说广东话的。一会儿郑老师买了很多肉和蔬菜,我也买了一盒豆腐和一些肉,还有些蔬菜和水果,于是走出泗和行,郑老师开车将送我回家,到家时,天早已经黑了。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4/22 12:14:15

我来自天堂 [离线]

0☆☆☆☆☆

发帖数:318 积分91
2楼
三H街15号里的车宝峥足球十分了得,可能是鲜族人的缘故。在东亚,韩国人的足球最是了得,有人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吃人参吃狗肉的鲜族人。据说,在中国东北有100万鲜族人,不过他们大部分都中国化了。但有趣的是车宝峥到了英国之后,在英国人面前居然改说自己是韩国人了!车宝峥有一个社交活动要参加,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听到社交活动这种说法,以前在大学学社交礼仪,觉得那是很遥远的。车宝峥问我去不去海德公园踢足球,那是一次很重要的社交活动。他特别提醒我,在英国,社交活动(Social Life)是很重要的。我说去,心里很激动。我们一早起身,先坐火车,再坐地铁,接着坐巴士。在庞大的伦敦城里,我又一次被弄得晕头转向,因为我初到伦敦,什么都不懂,像个乡下小弟弟跟着大哥进城一样,真恨不得拉住车宝峥的衣角,深怕丢失在茫茫人海中。车宝峥走得很快,说要迟到了,一会儿上这巴士,一会儿又跑去那个车牌找信息。要迟到了,得快一点,他不断的对我说。我说,哦,然后跟着他一路小跑。到了西伦敦,我们找来找去找不到约定中的那个地方。车宝峥开始给他的朋友打电话。“对,我已经到了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音乐厅,什么,去阿尔伯特雕像那里碰面。”“走,去对面的阿尔伯特雕像。”车宝峥收起手机,手一指方向。哇!我的天,这么大的雕像,阿尔伯特,维多利亚女王的老公,这么宏伟的纪念雕像,做女王的配偶也可以如此伟大!巨大的阿尔伯特雕像,足有十五米高,浑身披着黄金。他的头顶围绕的是天使,脚下是日不落地帝国在各大洲的臣民。在基座某一角的狮身人面像相比与这巨大的阿尔伯特像,显得微不足道,还有留着长鞭子穿着长衫的中国人也在他的脚底下。这个有点岁数的雕像,在晴朗的白天里,显得格外辉煌!就在我还在琢磨阿尔伯特到底何许人也,为何死后能获得人们如此厚待时,来了一人。“哎呀!久等久等了,车——宝——峥”他和车宝峥握手。“这位是?”“我的朋友,马澄晔,刚来英国。”“幸——会!幸——会!”他拱起双手向我作揖。我已伸出了一只手,于是他伸出两只手来,结果最后四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好像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和朱德同志会师了一样。我一看,这人穿一件棕黄色软仿皮外套,在微开的领口处可以看见里面有一根打得紧紧的但又有些歪的花蓝色领带。紧包着上身的这个外套,隐含着里面有一个滚圆的肚子。一看这人没有四十,也有三十五六了。“兄弟,哪儿人呐?”“杭州人。”“啊——杭州,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女孩很漂亮吧!”“你看看我就知道了!”我呵呵的笑了起来。我来英国不久,每次碰到“外省人”,他们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杭州盛产美女,我倒一直没觉得,相反有时候对杭州女孩很不满意,难道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您是?”我也学着他的腔问。“啊!我姓程,程咬金的程!您到时候要找房子住,就找我!”我知道他肯定是北方人,那翘舌音就像全世界麦当劳门前的M标志,一听就知。像电视里的那种爱找乐子的北京人?但不敢确定,北京人的概念太广了,这儿凡是能和北京扯上关系的,都说自己是北京人。只要扯上北京,那就是神圣而光荣的,说话的底气都足了很多。人越来越多,帝国理工大学读博士的,伦敦经济学院读MBA的,还有各式各样的人,老的老,少的少,一共有十几个。我们一一握手,我发现有几个和我一样,也是刚来英国的,也是来参加社交活动。“走,那就进去吧!”我们一帮人,慢悠悠的走进海德公园,一棵棵大树,干白的树皮,树干很粗壮,而那树枝则显得散乱而细长,这可能和这个海岛的气候有关,这儿的树也和中国的不一样。风很大,几乎可以把人吹倒。公园面积很宽广,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公园,有人在里面骝狗,也有人在里面滑旱冰,还有在跑步的,公园外面还有人在骑马。经过了树林,来到了宽阔的草地,不远的前面有一个湖,湖的对岸,是一幢典雅的房屋,据说那是属于女王的。不过,没有见到传说中的随便放个凳子,然后站在凳子上就大声发表个人观点的演说家或革命者。可能时代不一样了吧,现在的人们无需再为革命而斗争了,我想。我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踢足球,一会儿有人主动跑到不远处和一群正在踢球的欧洲人谈,希望和他们进行友谊比赛。那是一群法国年轻人,我们踢七对七。可怜!好可怜!中国队的青年人技术不行,有些人猛然一脚,结果却连球都没碰到。而壮年人,很快就体力不支,气喘吁吁了。我们被法国年轻人打得落花流水,惨不忍睹!我一个劲儿的堵枪眼,妈妈的,就我的三脚猫功夫,在这里也算一个了,大家说我是好样的。车宝峥很不爽,因为找不到好的搭档,气得直骂人,不过他还是觉得我的水平不太差。下半场的实践证明,我们是一对好搭档。不过,我们中的几个前辈宽慰大家说,友谊第一,锻炼身体嘛!比赛结束,法国人过来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其中一个法国人在我跟前,说了句话,我很纳闷。后来车宝峥在边上时,我说,“那法国人怎么这么没礼貌?”“怎么了?”“和我握手时他说shit(大便)!”“没有啊!他说appreciate(非常感谢)!”车宝峥笑了起来。“是吗?!那是我的英语不好?”我既纳闷又尴尬。此事在大家散伙之前传开,我成了一笑料。车宝峥和我跟着“程咬金”去了另一朋友家。我们在那里洗了个澡,换好了衣服,晚上去唐人街。车宝峥又叫了两个朋友出来,我们在唐人街吃火锅。吃完了火锅,平均分摊,每人十八英镑,我不由得开始心痛,那么多钱,换成人民币,两百多块啊!“程咬金”带我们去一酒吧,我在那儿又花了五英镑。那里有人教跳拉丁舞Salsa,我以前学过国际标准舞,可这Salsa又完全不一样,那是种很性感的拉丁舞。就在一旁的拉丁老汉,带着个年轻美女跳舞,屁股那个扭啊!他就像是舞神,美女任由他摆布。我羡慕不已,放下架子,轻松心情,学着老汉扭屁股,但无论怎么扭,就是学不到老汉的精髓。一旁的车宝峥,球场失意舞场补,拉着一个欧洲女人跳得正欢。大家渴了,“程咬金”说没事儿,走,我带你们去一地方。我们跟着他去了一赌场,“程咬金”是会员,可以带五个非会员。我们进到了赌场里面,“程咬金”手一挥,大家随便吃吧,都是免费的,想吃啥就吃啥。原来赌场免费为赌客们提供饮料和食品。“你们以为我是傻瓜?我花十镑钱买个会员卡,就为这免费吃喝。弟兄们以后跟着我,我带你们在伦敦城白吃白喝。”他告诉我们,他几乎有伦敦所有赌场的会员卡,赌场里一般都有免费餐饮提供。我要了杯红茶,看着这些我从没见过的场面。压大压小,转盘,老虎机。这里人山人海,各种肤色的人都有,犹以中国人为多。我毕竟踏上社会不久,不敢随便乱来,但我们中的一人好此,他一试身手,开始赢,后来输,后来输得红了眼,输光了自己的钱,还跟朋友借了100英镑。又出来,去跳迪斯科。我不得不又打肿脸充胖子,门票10英镑,酒水五英镑,又是两百块人民币啊!巨大的舞厅,让人眩晕,最前面的舞台上,两个艳丽无比的年轻金发女郎在领舞,她们在台上跳得是极其煽情的艳舞,台下聚集了好几百俊男靓女。我去洗手间,几乎一路都有人在墙边或角落里亲热。回到舞池,我们中的一个人已找到舞伴,后来他带着那女孩径直回家睡觉。凌晨2点,我们离开夜总会回家,一天的社交活动结束。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4/22 12:17:20
返回本版
1
2
3
4
5
6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