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闲谈校园推广和高校市场营销
浏览量:758 回帖数:0
1楼
校园市场推广有自己的特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校推广,首先你要了解高校的情况,然后我们再来探讨如何进行高校推广。
大学生是庞大的客户群,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意见,但大家一般不会针对大学市场作有针对性的营销,而是把大学生等同于一般客户,采用传统针对其他用户的方式开展营销。其实大学市场是有自己的特殊性的。
高校市场相对的封闭,既是难点,也是机遇。难点就是上面谈到的难以进入,机遇也恰在于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一个有亮点的想法很容易产生广泛的效果。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枯燥而规律的生活,同学之间自然形成的团体,都成了信息传播的最佳环境。例如校内活动,由于校园的特殊性,一个讲座、一次路演,只要有创意,前期做好足够的造势,在校园内所引起的反响将远比在商厦之类的场所,做一场民工秀要好的多。人员流动量大的场所,一个活动产生的影响仅限于几个参加活动的人,而一场校园活动,通过学生口口相传,在一个封闭环境内产生的回声将持久而深远。
学生是高素质群体,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其活动也应当是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既可以获得更好的认知,也能有效获得校方的认可。简单把社会的营销方式,赤裸裸的商业诉求直接面对学生,尽管也许或获得一定效果,但一定不是长久之计,往往是一次性的行为。对于品牌的培养起到的即便不是副作用,正面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AOC曾在校园内做过一次电影展,借以推广自己的新品,让学生免费看电影,然后通过这种活动让diy一族了解到AOC的品牌和新品,是一个不错的创业。可惜电影选择的有点问题,所以效果打了点折扣。各大国际公司在校内每年都有各类活动,其方式无非是通过活动方式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推向学生群体。采用的活动方式也往往是符合学生群体的特点,如街舞、体育比赛、选秀等,但由于每年都有类似的活动,各个企业之间活动方式的重复,也一定程度造成了疲劳效应。创意和灵感对于任何市场活动都是重要因素,而对于校园这个年轻群体聚集的场所更是尤为重要。
一个极好的创业在校园内获得的认知,远比社会上更有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他们对于新鲜有趣的想法,天马行空的创意具有极好的认知和吸纳能力。同时,大学生本身也是一个创意无穷的团体,他们的新鲜想法会给企业的整体推广注入活力。近年来包括大学生电影节、各类选秀活动、文化创意,大学生都是参与最为积极的群体,同时,大学生是一个能够得到高度关注的群体,他们的举动和热点,也必然引起社会的热烈反响,对于企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校园推广的方式
1、DM、海报投放 Dm投放一直是校内推广最简单的方式,目前很多机构仍采取这样的方式作最简单的高校推广。 DM的优点是明显的,首先成本低廉,印刷成本加发放成本就搞定了, 其次,诉求直接,相当于把广告直接放到用户手中。尤其是高校市场,学生平时读报的少,而且报纸的多样性,无法保证效果,所以DM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然而,DM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低廉,很多宿舍每天都会收到很多不同的宣传单。造成学生对此反感,有些根本不看,直接扔进垃圾箱。另外,由于企业无法直接进入校内,校方是不允许发放的,不得不委托学生或社团等发放。由于缺乏管理手段,造成很多发放不到位,或根本没有发放,白白付出了成本。 DM投放要注意两点,第一,DM要新颖独特,不可为节约成本草草而就。否则没人看直接扔进纸篓,节约成本成了浪费成本。印刷要精美,内容要醒目,不要写一堆文字,平时读书就很累了,谁还耐烦看你的长篇累牍。形式上可以做很多创新,例如我曾和海信合作,发放扑克牌,发放了几万副,两年过去了,至今还有学生在拿着打牌,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其他形式如一些和学习相关的,书签、课表、学习用具,随身的日历、指南、通讯簿,都是不错的形式,重要是开发你的想象力,并和产品契合。 第二,一定要加强监控。我们不是天女,散的也非鲜花,都是money啊。很多人以为最大的成本是印刷,一定记住,在高校,发放的成本要比印刷成本高!你应该准备多种措施,保障发放效果。监控绝不可松懈,这才能保障效果。
2、媒体宣传 刚才已经谈到一点,纸媒体在校园内和校外是不同的,效果并不明显。作为大学生,目前较好的媒体宣传方式首选为网络,其次是校内灯箱展板,至于校内广播、电视等要退居其次,当然,如果你有钱在中央电视台作广告自然效果最好,不过那肯定不是专门面对校园市场的,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不是说我是做网站的,就夸大网站宣传效果,这些是有数据根据的。大学生对网络的日接触率接近80%,是接触率最高的。尤其随着网络普及率逐年提高,校内网络环境的完备,硬件成本的降低,进入大二之后,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上网更不必说了,除了宿舍内的网络环境,校内和周边的网吧也鳞次栉比数不胜数。根据CNNIC的调查,1.3亿网民中,在校大学生就有1500万以上。 网络是最符合青少年的媒体,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同时,摆脱了中学时代繁重的学习压力,空余时间充裕,网上冲浪就成了最普遍的方式。因而,通过网络炒作一个话题,让大学生获得认知,产生互动是最有效的方式。 灯箱展板没什么好说的,基本和街面上的广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校内罢了。 另外,校内广播和bbs是校内比较特殊的方式。一般校内都有自己的广播站或电视台,每天按固定时间播放内容,属强制接受的范畴。如果轮番轰炸,相信还是会有效果的,但这些广播往往是校方掌控,要作商业广告恐怕还要费些周折。 相对校内广播,校方对bbs的监控力度要小的多,往往是学生自己在管理,校内bbs具有极好的交互性,同时很多bbs采用校内封闭方式,校外人员无法进入,成为本校学生讨论的私密区域。大家恐怕还记得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故事就是从校内bbs开始的,抛开虚构不谈,校内bbs确实是校内一个重要的交流场所。对于校园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点。通过bbs的广告或软广宣传,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的。 校内bbs的缺点在于由于bbs范围局限在每个学校内,人气和开放网站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要作大规模宣传,可能要在几十家甚至上百家bbs同时开展,要付出相当大的人力和精力。
3、 现场活动
现场活动可以分为几种。 第一,露天活动 在校内直接展示你的产品,如派发、试用、露演、展示、售卖等。 一般来说,活动之前至少要留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和校方联系场地问题。校园内的机构办事效率不比衙门高,如果临时要办,那你最好有过硬的关系,如果要按正常程序,那最好有时间等待。当然,等待也未必能通过,具体还要看活动性质和时间,以及校内当时的情况。 活动性质如果是纯商业性质,或者涉及售卖之类赤裸裸的商业行为,就要做好被学校拒绝的准备。尤其在一些牌子比较响的名校,“211工程”之列的,这类活动都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能尽量降低商业氛围,以展示、赠送、派发等活动开展,相对就要容易的多。如果能够切实为学校解决一些问题,那当然就更加能起到双赢的效果,也是校园欢迎的做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大家还是收敛一些好。 活动时间不建议在周六日,因为那时候学校里面人少,很多人出去了,或者不出门。最好是周一至周五,找一个春和景明的天气(这要靠老天爷帮忙了),在中午下课上课之间,或下午下课后,在校园内的交通隘口,必经之地摆好阵势。
第二,室内讲座 讲座方式是一些企业比较愿意采用的方式,也符合大学内的习惯。讲座的话题自然可以天马行空,重要的是要有吸引力。针对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或社会的热点,演讲人一定要有足够个人魅力,诙谐生动深刻睿智,兼而有之,否则学生可不给你面子,讲着讲着可能就剩下看场子的人了。 校内活动的关键点,就是要做好前期的宣传,这在讲座这种方式上表现尤其明显。露天活动尚可依靠流动人群,室内讲座则必须要有前期配合,否则极有可能出现冷场的情况。前期的DM投放,海报的张贴是必须的,如果有校园渠道,就要通过学生或社团把消息散布出去。当然,如果有校方支持自然是最好,但商业活动想要校方出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是一些名人演讲。但如果是名人,校方是否支持其实并不重要,名人自身的号召力足矣。
第三,大型活动 上面说的大概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推广方式,如果涉及到比较大规模的活动,如大型巡展、选秀等活动,所涉及到的东西就相当复杂了。各方面的协调,以及整体安排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考量,是一件耗心劳神的苦差事。 这类活动如果是全国性的,则执行期至少要一个月以上,而准备期更要三个月以上,仓促之间的活动不会起到预期效果。每年匆匆上马的校园活动或无疾而终,或遭遇冷场,很大程度都由于操作起来过于草率,把校园想得过于简单了。 目前各大公司每年几乎都有一定的校内活动,其针对对象往往是某一类人群,如nike针对的体育发烧友,百事可乐针对的时尚人群、音乐爱好者,IBM针对IT人才,都是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确定推广方式,吸引不同人群。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式,往往无法起到好的效果。 一个大的活动涉及到前期宣传,关节打通,时间安排,现场组织,后期跟踪,是一件综合性的工作,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建议,如果不是具有足够的经验和资金实力,不要轻易尝试。
啰里啰唆写了很多,也没有什么条理。有些东西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总要操作一次,大家才会有切肤之感。我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难免挂一漏万,很多东西一时没想到,有些细节的东西恐怕写的也很不全面,目的还是开头说的,抛砖引玉,哪位高手有兴趣可以大家多交流。
可以加本人msn:chao.mai@hotmail.com,或者到谢谢网www.xiexie.cn找我,我叫买超(呵呵,名字是真的,不是笔名,声明先),祝大家发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校推广,首先你要了解高校的情况,然后我们再来探讨如何进行高校推广。
大学生是庞大的客户群,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意见,但大家一般不会针对大学市场作有针对性的营销,而是把大学生等同于一般客户,采用传统针对其他用户的方式开展营销。其实大学市场是有自己的特殊性的。
高校市场相对的封闭,既是难点,也是机遇。难点就是上面谈到的难以进入,机遇也恰在于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一个有亮点的想法很容易产生广泛的效果。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枯燥而规律的生活,同学之间自然形成的团体,都成了信息传播的最佳环境。例如校内活动,由于校园的特殊性,一个讲座、一次路演,只要有创意,前期做好足够的造势,在校园内所引起的反响将远比在商厦之类的场所,做一场民工秀要好的多。人员流动量大的场所,一个活动产生的影响仅限于几个参加活动的人,而一场校园活动,通过学生口口相传,在一个封闭环境内产生的回声将持久而深远。
学生是高素质群体,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其活动也应当是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既可以获得更好的认知,也能有效获得校方的认可。简单把社会的营销方式,赤裸裸的商业诉求直接面对学生,尽管也许或获得一定效果,但一定不是长久之计,往往是一次性的行为。对于品牌的培养起到的即便不是副作用,正面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AOC曾在校园内做过一次电影展,借以推广自己的新品,让学生免费看电影,然后通过这种活动让diy一族了解到AOC的品牌和新品,是一个不错的创业。可惜电影选择的有点问题,所以效果打了点折扣。各大国际公司在校内每年都有各类活动,其方式无非是通过活动方式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推向学生群体。采用的活动方式也往往是符合学生群体的特点,如街舞、体育比赛、选秀等,但由于每年都有类似的活动,各个企业之间活动方式的重复,也一定程度造成了疲劳效应。创意和灵感对于任何市场活动都是重要因素,而对于校园这个年轻群体聚集的场所更是尤为重要。
一个极好的创业在校园内获得的认知,远比社会上更有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他们对于新鲜有趣的想法,天马行空的创意具有极好的认知和吸纳能力。同时,大学生本身也是一个创意无穷的团体,他们的新鲜想法会给企业的整体推广注入活力。近年来包括大学生电影节、各类选秀活动、文化创意,大学生都是参与最为积极的群体,同时,大学生是一个能够得到高度关注的群体,他们的举动和热点,也必然引起社会的热烈反响,对于企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校园推广的方式
1、DM、海报投放 Dm投放一直是校内推广最简单的方式,目前很多机构仍采取这样的方式作最简单的高校推广。 DM的优点是明显的,首先成本低廉,印刷成本加发放成本就搞定了, 其次,诉求直接,相当于把广告直接放到用户手中。尤其是高校市场,学生平时读报的少,而且报纸的多样性,无法保证效果,所以DM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然而,DM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低廉,很多宿舍每天都会收到很多不同的宣传单。造成学生对此反感,有些根本不看,直接扔进垃圾箱。另外,由于企业无法直接进入校内,校方是不允许发放的,不得不委托学生或社团等发放。由于缺乏管理手段,造成很多发放不到位,或根本没有发放,白白付出了成本。 DM投放要注意两点,第一,DM要新颖独特,不可为节约成本草草而就。否则没人看直接扔进纸篓,节约成本成了浪费成本。印刷要精美,内容要醒目,不要写一堆文字,平时读书就很累了,谁还耐烦看你的长篇累牍。形式上可以做很多创新,例如我曾和海信合作,发放扑克牌,发放了几万副,两年过去了,至今还有学生在拿着打牌,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其他形式如一些和学习相关的,书签、课表、学习用具,随身的日历、指南、通讯簿,都是不错的形式,重要是开发你的想象力,并和产品契合。 第二,一定要加强监控。我们不是天女,散的也非鲜花,都是money啊。很多人以为最大的成本是印刷,一定记住,在高校,发放的成本要比印刷成本高!你应该准备多种措施,保障发放效果。监控绝不可松懈,这才能保障效果。
2、媒体宣传 刚才已经谈到一点,纸媒体在校园内和校外是不同的,效果并不明显。作为大学生,目前较好的媒体宣传方式首选为网络,其次是校内灯箱展板,至于校内广播、电视等要退居其次,当然,如果你有钱在中央电视台作广告自然效果最好,不过那肯定不是专门面对校园市场的,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不是说我是做网站的,就夸大网站宣传效果,这些是有数据根据的。大学生对网络的日接触率接近80%,是接触率最高的。尤其随着网络普及率逐年提高,校内网络环境的完备,硬件成本的降低,进入大二之后,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上网更不必说了,除了宿舍内的网络环境,校内和周边的网吧也鳞次栉比数不胜数。根据CNNIC的调查,1.3亿网民中,在校大学生就有1500万以上。 网络是最符合青少年的媒体,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同时,摆脱了中学时代繁重的学习压力,空余时间充裕,网上冲浪就成了最普遍的方式。因而,通过网络炒作一个话题,让大学生获得认知,产生互动是最有效的方式。 灯箱展板没什么好说的,基本和街面上的广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校内罢了。 另外,校内广播和bbs是校内比较特殊的方式。一般校内都有自己的广播站或电视台,每天按固定时间播放内容,属强制接受的范畴。如果轮番轰炸,相信还是会有效果的,但这些广播往往是校方掌控,要作商业广告恐怕还要费些周折。 相对校内广播,校方对bbs的监控力度要小的多,往往是学生自己在管理,校内bbs具有极好的交互性,同时很多bbs采用校内封闭方式,校外人员无法进入,成为本校学生讨论的私密区域。大家恐怕还记得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故事就是从校内bbs开始的,抛开虚构不谈,校内bbs确实是校内一个重要的交流场所。对于校园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点。通过bbs的广告或软广宣传,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的。 校内bbs的缺点在于由于bbs范围局限在每个学校内,人气和开放网站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要作大规模宣传,可能要在几十家甚至上百家bbs同时开展,要付出相当大的人力和精力。
3、 现场活动
现场活动可以分为几种。 第一,露天活动 在校内直接展示你的产品,如派发、试用、露演、展示、售卖等。 一般来说,活动之前至少要留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和校方联系场地问题。校园内的机构办事效率不比衙门高,如果临时要办,那你最好有过硬的关系,如果要按正常程序,那最好有时间等待。当然,等待也未必能通过,具体还要看活动性质和时间,以及校内当时的情况。 活动性质如果是纯商业性质,或者涉及售卖之类赤裸裸的商业行为,就要做好被学校拒绝的准备。尤其在一些牌子比较响的名校,“211工程”之列的,这类活动都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能尽量降低商业氛围,以展示、赠送、派发等活动开展,相对就要容易的多。如果能够切实为学校解决一些问题,那当然就更加能起到双赢的效果,也是校园欢迎的做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大家还是收敛一些好。 活动时间不建议在周六日,因为那时候学校里面人少,很多人出去了,或者不出门。最好是周一至周五,找一个春和景明的天气(这要靠老天爷帮忙了),在中午下课上课之间,或下午下课后,在校园内的交通隘口,必经之地摆好阵势。
第二,室内讲座 讲座方式是一些企业比较愿意采用的方式,也符合大学内的习惯。讲座的话题自然可以天马行空,重要的是要有吸引力。针对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或社会的热点,演讲人一定要有足够个人魅力,诙谐生动深刻睿智,兼而有之,否则学生可不给你面子,讲着讲着可能就剩下看场子的人了。 校内活动的关键点,就是要做好前期的宣传,这在讲座这种方式上表现尤其明显。露天活动尚可依靠流动人群,室内讲座则必须要有前期配合,否则极有可能出现冷场的情况。前期的DM投放,海报的张贴是必须的,如果有校园渠道,就要通过学生或社团把消息散布出去。当然,如果有校方支持自然是最好,但商业活动想要校方出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是一些名人演讲。但如果是名人,校方是否支持其实并不重要,名人自身的号召力足矣。
第三,大型活动 上面说的大概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推广方式,如果涉及到比较大规模的活动,如大型巡展、选秀等活动,所涉及到的东西就相当复杂了。各方面的协调,以及整体安排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考量,是一件耗心劳神的苦差事。 这类活动如果是全国性的,则执行期至少要一个月以上,而准备期更要三个月以上,仓促之间的活动不会起到预期效果。每年匆匆上马的校园活动或无疾而终,或遭遇冷场,很大程度都由于操作起来过于草率,把校园想得过于简单了。 目前各大公司每年几乎都有一定的校内活动,其针对对象往往是某一类人群,如nike针对的体育发烧友,百事可乐针对的时尚人群、音乐爱好者,IBM针对IT人才,都是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确定推广方式,吸引不同人群。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式,往往无法起到好的效果。 一个大的活动涉及到前期宣传,关节打通,时间安排,现场组织,后期跟踪,是一件综合性的工作,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建议,如果不是具有足够的经验和资金实力,不要轻易尝试。
啰里啰唆写了很多,也没有什么条理。有些东西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总要操作一次,大家才会有切肤之感。我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难免挂一漏万,很多东西一时没想到,有些细节的东西恐怕写的也很不全面,目的还是开头说的,抛砖引玉,哪位高手有兴趣可以大家多交流。
可以加本人msn:chao.mai@hotmail.com,或者到谢谢网www.xiexie.cn找我,我叫买超(呵呵,名字是真的,不是笔名,声明先),祝大家发财!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7/4/9 19: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