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看《投名状》与《集结号》
浏览量:901 回帖数:2
1楼
许久没有写一点什么。自从开始上论坛起这几年来,2007年是写的最少的,即使偶尔写了一点什么,也是软绵绵没有力道的。写感想跟一定要趁着电影看完的热乎劲写,才能有感觉,劲头过了再来写,写出来就完全是另一个东西嘞。这跟吃面条是一样的,一定要趁热,凉了就变味。2007年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忙,忙的身心憔悴,照镜子时感觉自己老了许多,心里有时会生出一丝不自信。不喜欢这样的忙碌,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了,如果让我许一个心愿,我便希望在2008年里,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慢一些,放松一些,多一些时间给自己,就像以往一样,可以安下心,看碟码字喝茶。2007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在一个K厅跟经理吵架,因为我预定的包厢被他取消了。因为我比预定时间迟到了5分钟,他就没有任何通知的把我预定好的包厢给了其他人,我们一伙人大老远兴冲冲的赶过去却被挡在门外,当时真是气的想揍他。但气愤是没有用处的,在这样热闹的新年夜,我们盘算着happy,他们盘算着money。最后还是唱上了,一群人70年代的人唱了一堆老歌。有人唱王菲的歌,窦唯时代的,谢庭锋时代的,可是现在,她却是李太太。10年前的春晚,李太太和那姐姐合唱了一首很好听的歌,《相约98》。大年初一的早上,大牛给我打电话说,那英唱的真好,比王菲好多了。小言也给我挂电话说,王菲唱的真好,比那英好多了。我是很没有主见的,觉得两个人唱的都好。打电话的情形还生灵活现的在我脑海里,可是年轮却已经多了十个圈。2007年因为过分的忙碌,没有给我留下太好的印象。但年终时的两部电影,却是让我欣喜了一把,《投名状》和《集结号》。《投名状》看完后,我想着,这该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战争场面是看过的华语电影里最优秀的。但在看完《集结号》后,我推翻了之前的想法,因为在我看来,《集结号》在各方面都比《投名状》更胜一筹。《投名状》的亮点在于兄弟情与理想及道德的碰撞。这部电影主要人物的性格塑造比较成功,有血有肉,性格分明。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处事上也有各自的道理。即使是李连杰,虽然心狠手辣,但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道德观,从某个角度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李的道德观是大道德观,他认为他做的事是为了天下百姓,不能拘于小义,所以杀战俘,杀兄弟。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了大义,所以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刘则是简单的讲兄弟义气,天下百姓如何我不管,我只管我的兄弟好,他们好我才好,其他人好他们不好我也还是不好。这种简单的逻辑跟李的理想是有冲突的,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裂是必然的,但电影剧情设计的李因为清官的一席话而杀刘,比较牵强。刘并无必杀的罪,觉得他太过张狂,完全可以让他弃官走人。金在电影里的角色性格属于李和刘的中间派,兄弟情他要,李的理想在他看来也是有道理的,所以在三个主角中,最为矛盾的就是他。金城武将这种矛盾挣扎演绎的很好,应该说三个男主演在这部电影里的演出都非常成功,李的精明和狠,刘的义气和憨,金的单纯和挣扎都十分成功的表现了出来。而徐静蕾的角色塑造就比较失败,性格不鲜明,爱的也莫名,扮相又不美,百无一是。徐和李感情的强烈在电影里难以解释,不过是乱世里的一夜情,之后只是几年见一面,话都没说两句,感情竟然越存越浓,浓到最后两个人无法自抑。感情虽然是很难解释的,但总有点因果缘分,这样的粗粗几笔很难说服观众。陈可辛在《如果.爱》里,可以把感情描绘的如此细腻动人,但到了《投名状》他所擅长的感情戏却反而成了鸡肋,顾此失彼,文武戏的长短脚成了投名状最大的缺憾。投名状还有一个失败之处就是结局的设计,也许导演想表现一种宿命感,但却弄巧成拙。这种结局有着八十年代武侠片的味道,傻的很。投名状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因了文戏的牵强和结局的愚蠢,于是就成不了经典。集结号从一开始就非常抓人,战争的紧张气氛营造的很成功,把观众的心都悬了起来。之后的战斗场面,用晃动的镜头和飞溅的血星来塑造真实感,带着记录片的影子。集结号的这段开场站让我想起了人类之子里那个经典的巷战长镜头,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看完这场战争,我心里便有了一个定论,这部电影起码在战争场面上是华语电影里最优秀的。集结号里前半部的人物众多,有人评论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但我觉得这个要求比较苛刻,在一个小时的战争戏里要表现多么鲜明的性格?起码大烙饼和书生指导员让人印象深刻,这已算不易。尤其是书生指导员这个形象刻画的很成功,开始的怕死一反以往战争片里大无畏的战士形象,表现了人的本性,人都是怕死的,战士也有胆小的。后来的残酷让他成长坚强,变成一个勇敢的战士,临死前,他对谷子地说,我没让你丢脸吧,真是让人心酸不已。许多评论说,电影的后半部分的节奏与前半部分不搭,但我却觉得这部电影最成功的正是后半部分。如果电影只是延续前半部分的兄弟情,把电影拍成一部中国版的兄弟连,那这部电影就失去了它独有的魅力。当谷子地从高高的了望台上下来,站在木扶梯上放声哭泣,喃喃的说千万别蒙我的时候,我就开始流眼泪。之前那么惨烈的战争,没有见过谷子地流眼泪,在希望来临的时候,他却哭了。这眼泪不只是喜悦的眼泪,而是压抑的情绪在希望来临的时候终于爆发了,这眼泪是为了那些兄弟流的。后来,在团长墓地那场戏,谷子地的情绪再次爆发。这时,电影没有讨论牺牲的意义,而只是宣泄谷子地的情绪,这是很明智的做法。“你们怕被咬死,我们就不怕吗?我们那么多兄弟就这样死了。。。。。”这说的都是人话,而不是大话空话,很真实,所以很感人。谷子地开始挖煤矿,想挖出弟兄们的尸体,他是中国人,他相信有另一个世界,他希望他的弟兄们即使死去也能全尸下葬,而不是抛尸荒野。可是他挖不出那些尸体,他坐在地上,嘴里骂着,你们怎么不出来透口气呢,小兔崽子们。这种眼里含着泪的骂,比那种哭天喊地赤裸裸的诉苦,来得更有力量,更有感情。这部电影的成功就在这些地方,用男人独有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很man,但感人至深。感人不需要煽情也可以做到。电影结束的时候,电影回到了几十年前,谷子地带着部队过河,谷子地走在队伍最后,举着火把,回头望着大本营。在多年之后再看这个镜头,彷佛谷子地望向的不是大本营,而是站在冥河上望向人间烟火,有种隔世的感觉。这个镜头让我想起了黑泽明的《梦》,一个军官在隧道口遇到了全体阵亡的一连亡灵士兵,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战死,跟随着军官。军官喊口令,让他们向后转,走向冥间安息。其实这两个故事是没有什么关联的,但是我却不由的想起了它,也许这都是关于生与死,关于战争与士兵的故事。集结号是我在2007年度里看过的最好的华语电影,也许有人不同意,说太阳照常升起之类的电影才是好。可是,太阳我没看懂,太多我不明白的符号,只明白故事情节不能算看懂了这部电影。对于看不懂的东西,我从来不说好,只有当我真正看懂了,明白了,感动了,我才觉得这是我心里的NO.1。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1/1 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