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王维

楼主

蕴华 [离线]

0☆☆☆☆☆

发帖数:332 积分97
1楼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阳关雪》,写他自己怀着一种纯文化的心态一头撞去阳关,面对问路时老伯的劝告他义无反顾,最后看到的,是一个冰雪苍莽的阳关。“在这样的天地里,任何侏儒都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里,任何巨人都成了侏儒。”余秋雨坚定地踏上那条旁人看来活受罪的道路,到了那片杳无人迹的土地,只是为了当年那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满以为会看到“客舍青青柳色新”,满以为“劝君更进一杯酒”,笑着别离轻松得很,可是真实的阳关却如此尖锐凛冽,末了,余秋雨只好说:“王维真是温厚含蓄到了极点。”这是一句极恰切的评语,但并不能概括王维所有的特点。我想起了王维的一些履历,15岁入京谋职,以文采闻名,不久便擢进士第,出仕为官,17岁的王维,已经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早慧的王维,他的这一段经历提起来确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味道,于是想起他那首诗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于高楼垂柳边。”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坐着火车进入长安的时候,总是想起这几句,揣摩王维当年进京的时候,才情合着侠气,该是怎样的潇洒恣意呢!    写到这里,或许该有人拿李白来和王维比了,说李白不是也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吗?不是还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还有"金樽清酒斗十千"么?我想,作为公认的诗仙,李白当然是伟大的,但是王维与之相比,似乎更懂得“诗”的涵义,当长安的繁华伴着现实的喧嚣不断向他袭来的时候,少年时的血气方刚渐渐淡褪,对于这一批盛唐骄子来说,怀才不遇的愤懑时时填塞胸臆,相对于李白的金刚怒目,王维选择了一种从容淡定的方式来对待变故,他开始钟情于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购置辋川别业,在八百里秦川之中构建江南式的意境,这个时候,他开始触到了唐诗最本质的特点:隽永。    这或许就是我喜欢王维的原因,读王维的山水诗,立即会给人一种“闭门即深山”的感觉,“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杏树檀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还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还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似乎钟情于疏朗冲淡的风格,读他的诗,总像写意式的中国画。也难怪苏子所评论的“诗中有画”的感觉会一直延续到今天。本来王维就是兼诗家与画家于一身的,他用画家的眼光去捕捉自然展现的美,用诗人的意趣去体味和升华这种美,再用构图的方式予以构架,这样的作品,果然经久不衰。    王维的独一无二,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审美方式,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具有的谦冲深邃的个性。    我时常想,王维,应该是怎样一个人呢?什么样的人,才可能用以柔克刚式的恬淡赋予山山水水不老的青春?什么样的人,一生只越过长江一次,竟然能够如此自然地给关中的景致,渲染上水乡的清丽呢?直到我看见谢安的画像(就是那个风流宰相),才猛然觉得自己心中勾勒的王维,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清癯的面庞,平静的表情,嘴角轻轻牵起,脸上笼罩着清淡的微笑,这样的王维,诗里诗外总是能够让人联想起“风骨”这个词,一管羊毫,便能笑揽风月。    “天宝15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的炮火烧到长安城下,王维扈从玄不及,为叛军所获”,这是官方对王维经历“安史之乱”的描述,然而我翻遍《王维集校注》,竟找不到一点能记载这段经历的文字,于是想到了杜甫,从小到大老师总是用“忧国忧民”来定位他,这个饱尝忧患的圣人总喜欢写一些类似“朱门酒肉臭”,“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沉重句子,因而一直是高风亮节之楷模。坦白地说,我总是嫌他过于苦吟,而我不喜欢这种大肆渲染苦难的文字,尤其是当它们被堂而皇之地写在唐诗里,相比之下,同样经历那场浩劫的王维,则要高明得多,被叛军俘获后,他用了“服药取痢”的方法反抗,抵抗不过,只好乖乖任了伪职,可是他偏又没闲着,偷偷写下《凝碧诗》,待到官军收复天下之日,赶紧将诗呈给皇帝,说我这可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哪!于是不但未被降罪,反而累进官爵,王维这个诗人可算做到了家,他一直用一种诗意的心态生活着,用清静对视纷繁,用诗境化解愁苦,比起老杜最后的凄风苦雨,王维显得更像是智者。    现在,又回到《阳关雪》这里来了,我想起了余秋雨笔下的唐人,永远带一种豁达大度的风范,作别相揖,宽大的袖管里藏着数不尽的山河风月,轻轻一动,就是绝美的文字,若真如此,王维袖里的诗句,一定是最美的。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8/12 14:16:37

阿落 [离线]

3★★★☆☆

发帖数:166 积分1319
2楼
记得看过央视的一个假期节目,是关于唐诗宋词的诗歌朗诵,讲述了四个古代有名的诗人和词人。记得最清的就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陆游的《钗头凤》。对于王维,只是喜欢他好静的风格!向往一种田园式的生活!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8/20 18:04:12
返回本版
1
2
3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