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小学
浏览量:313 回帖数:0
1楼
"家校和谐"离我们还有多远?
----转《奔流网》
引子
在二七区陇海路上w小学的家长群里流传这这样的顺口溜:“校长白内障,老师更年期。”意思是说,校长有眼无珠,除了签发文件外,对教学情况、家长意见一概不闻不问,甚至视而不见。而学校大部分老师缺乏爱心,除了对学生乱发脾气外,对科学教育、爱心教育一窍不通,并且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这反映了该校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对立情绪,出现了“家校不和谐”的现象。果真如此严重吗?记者近日就此事进行了暗访。
“酷刑”代替教育
w学校旁边接孩子的王大爷口中了解到:老师惩罚学生可谓花样百出,除了常规的罚站墙根、罚值日、罚静息、罚写检查、罚不上课(没带微机室鞋套的学生、没按时写完检查的学生)外,在88小学班主任几乎都会加码罚写1000字—2000字的检查(站立趴墙上写)、罚抄1000-2000字的生字、单词、罚推迟1-2小时放学等等“冷暴力”的措施来“整”学生!张阿姨讲:有一次因为当天有老师换课,孩子没有带语文课本(责任在换课老师),结果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让女儿写1000字的检查,八九岁的孩子被老师折腾到晚上8点多,嫌写的字不工整又加罚1000字!孩子哭着说饿了,结果老师还打电话让张阿姨亲自去到学校给孩子送饭。忙了一天的张阿姨无奈的说,老师正处于更年期,脾气贼火,更年期VS少年期,谁叫咱摊上这样的“魔头”班主任呢?孩子们时常遭受变态的教师和变态的教育摧残!“我不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多么神圣,而是觉得这个职业太重要了。”一个老师教的一个班就有50个学生,手下就是50个人的前程,牵涉着50个家庭的幸福。教师的失误,生产出的不是一个废品,而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人、多少年的努力;而毁掉一个孩子,可能就是一句话。教育是把软刀子,当时看不出结果,结果可能要等若干年以后。”------这是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的一席肺腑之言,或许会对w学校的老师以些许启示。
“骚扰”家长
家长刘阿姨说:自从学校让家长开办“校信通”(3元/月)以来(笔者注:说是自愿,其实上强迫,有谁会让自己孩子在班里受气呢?学校老师每人却从移动公司得到一个单向收费的优惠号码),就没有消停过,老师没事儿整天发短信,有时一天合计发十几条短信,无非是辅导孩子作业、家庭作业内容、号召家长支持老师的工作、号召孩子向班级捐花啦、忽悠家长让孩子参加古筝、书法培训班、夏令营等一类无关痛痒的信息。口口声声说校信通可以加强家校联系,家长通过校信通给老师提了建议,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就给自己的孩子“小鞋穿”:“全班几十个同学,就你的家长特殊!…..搞得小孩子回家哭诉着:我求您了妈妈,千万别再给老师发短信、打电话了!!哎,哪有爱心哪!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孩子!报应啊!”
不负责的留作业
家庭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巩固,科学而适量的作业是应该的。但是,在w学校,老师从不考虑学生的作业量,搞的学生疲惫不堪。孙大爷说: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8张纸(16开稿纸)的作业,数学老师布置了4张纸的写概念作业,外加2个页面的《数学练习》作业(注:二七区教委摊派的拼凑练习册),英语老师布置了1份卷子,让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做了整整5个小时!3000多字!从晚上7点忙到夜里12点多!这就是素质教育?孙大爷气愤的说:“我看,真严格实行素质教育,这些老师都得下岗!”的确,现在中小学的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是老师不能科学地制定作业计划造成的。按照科学的量化标准,作业必须有某课教研组老师亲自做一遍,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来布置作业:老师做作业的时间×2.5=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此布置作业,孩子能不过早地“厌学”吗?更令人气愤的是老师留的许多语文、作文作业根本就不批改,只有简单的一个“甲、乙”标志。只是一味地要求家长必须检查签字,没有家长签字的一律当众撕掉!长期以来学校管理部门对此没有抽查评比,不管不问。
普遍“拖堂”
在w学校,老师拖堂已成家常便饭。一般中午不拖堂,因为老师自己急着回家。下午小学一般两节课,4:10分放学,而老师要6:00以后放学,于是,数学和语文老师就从4:10分开始轮流一直拖到6:00下班,把学生捆绑到自己的下班时间,期间不许上厕所,不许借故提前请假,如果那位家长敢打电话,那么,就是“找死”(老师语)。上个世纪已经口诛笔伐的拖堂现象,如今在这里依然大有市场。许多家长因打电话催促老师早点让孩子放学而遭到老师第二天对孩子的“精神摧残”。
教育部长周迪说:“要用爱心培养学生,用责任管理教育”。现在的老师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经验,一味沿用以前的应试教育管理模式,势必与家长的素质教育目标出现矛盾,家教不和谐也在所难免。解铃还得系铃人,解决这些矛盾还需要学校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和监管力度。同时也希望家长予以理解,毕竟素质教育在一些老牌学校还不成熟,有一个过度过程。老师也是普通的人,难免有做错事的时候。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带学生亦如烹小鲜。学生就是学生,可塑性很强。如果老师不精心研究他们的心理,不精心采取适当的办法,一件看似不大的事,就可能把他们推入心理的歧途。(记者 刘爽)
----转《奔流网》
引子
在二七区陇海路上w小学的家长群里流传这这样的顺口溜:“校长白内障,老师更年期。”意思是说,校长有眼无珠,除了签发文件外,对教学情况、家长意见一概不闻不问,甚至视而不见。而学校大部分老师缺乏爱心,除了对学生乱发脾气外,对科学教育、爱心教育一窍不通,并且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这反映了该校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对立情绪,出现了“家校不和谐”的现象。果真如此严重吗?记者近日就此事进行了暗访。
“酷刑”代替教育
w学校旁边接孩子的王大爷口中了解到:老师惩罚学生可谓花样百出,除了常规的罚站墙根、罚值日、罚静息、罚写检查、罚不上课(没带微机室鞋套的学生、没按时写完检查的学生)外,在88小学班主任几乎都会加码罚写1000字—2000字的检查(站立趴墙上写)、罚抄1000-2000字的生字、单词、罚推迟1-2小时放学等等“冷暴力”的措施来“整”学生!张阿姨讲:有一次因为当天有老师换课,孩子没有带语文课本(责任在换课老师),结果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让女儿写1000字的检查,八九岁的孩子被老师折腾到晚上8点多,嫌写的字不工整又加罚1000字!孩子哭着说饿了,结果老师还打电话让张阿姨亲自去到学校给孩子送饭。忙了一天的张阿姨无奈的说,老师正处于更年期,脾气贼火,更年期VS少年期,谁叫咱摊上这样的“魔头”班主任呢?孩子们时常遭受变态的教师和变态的教育摧残!“我不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多么神圣,而是觉得这个职业太重要了。”一个老师教的一个班就有50个学生,手下就是50个人的前程,牵涉着50个家庭的幸福。教师的失误,生产出的不是一个废品,而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人、多少年的努力;而毁掉一个孩子,可能就是一句话。教育是把软刀子,当时看不出结果,结果可能要等若干年以后。”------这是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的一席肺腑之言,或许会对w学校的老师以些许启示。
“骚扰”家长
家长刘阿姨说:自从学校让家长开办“校信通”(3元/月)以来(笔者注:说是自愿,其实上强迫,有谁会让自己孩子在班里受气呢?学校老师每人却从移动公司得到一个单向收费的优惠号码),就没有消停过,老师没事儿整天发短信,有时一天合计发十几条短信,无非是辅导孩子作业、家庭作业内容、号召家长支持老师的工作、号召孩子向班级捐花啦、忽悠家长让孩子参加古筝、书法培训班、夏令营等一类无关痛痒的信息。口口声声说校信通可以加强家校联系,家长通过校信通给老师提了建议,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就给自己的孩子“小鞋穿”:“全班几十个同学,就你的家长特殊!…..搞得小孩子回家哭诉着:我求您了妈妈,千万别再给老师发短信、打电话了!!哎,哪有爱心哪!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孩子!报应啊!”
不负责的留作业
家庭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巩固,科学而适量的作业是应该的。但是,在w学校,老师从不考虑学生的作业量,搞的学生疲惫不堪。孙大爷说: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8张纸(16开稿纸)的作业,数学老师布置了4张纸的写概念作业,外加2个页面的《数学练习》作业(注:二七区教委摊派的拼凑练习册),英语老师布置了1份卷子,让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做了整整5个小时!3000多字!从晚上7点忙到夜里12点多!这就是素质教育?孙大爷气愤的说:“我看,真严格实行素质教育,这些老师都得下岗!”的确,现在中小学的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是老师不能科学地制定作业计划造成的。按照科学的量化标准,作业必须有某课教研组老师亲自做一遍,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来布置作业:老师做作业的时间×2.5=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此布置作业,孩子能不过早地“厌学”吗?更令人气愤的是老师留的许多语文、作文作业根本就不批改,只有简单的一个“甲、乙”标志。只是一味地要求家长必须检查签字,没有家长签字的一律当众撕掉!长期以来学校管理部门对此没有抽查评比,不管不问。
普遍“拖堂”
在w学校,老师拖堂已成家常便饭。一般中午不拖堂,因为老师自己急着回家。下午小学一般两节课,4:10分放学,而老师要6:00以后放学,于是,数学和语文老师就从4:10分开始轮流一直拖到6:00下班,把学生捆绑到自己的下班时间,期间不许上厕所,不许借故提前请假,如果那位家长敢打电话,那么,就是“找死”(老师语)。上个世纪已经口诛笔伐的拖堂现象,如今在这里依然大有市场。许多家长因打电话催促老师早点让孩子放学而遭到老师第二天对孩子的“精神摧残”。
教育部长周迪说:“要用爱心培养学生,用责任管理教育”。现在的老师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经验,一味沿用以前的应试教育管理模式,势必与家长的素质教育目标出现矛盾,家教不和谐也在所难免。解铃还得系铃人,解决这些矛盾还需要学校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和监管力度。同时也希望家长予以理解,毕竟素质教育在一些老牌学校还不成熟,有一个过度过程。老师也是普通的人,难免有做错事的时候。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带学生亦如烹小鲜。学生就是学生,可塑性很强。如果老师不精心研究他们的心理,不精心采取适当的办法,一件看似不大的事,就可能把他们推入心理的歧途。(记者 刘爽)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3 20: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