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无奈好悲惨,进来看看有多心酸!!!!!!

楼主

文泰 [离线]

0☆☆☆☆☆

发帖数:159 积分192
1楼
我是大山里的一名普通代课教师。我想把我这些年的经历、想法、烦恼给你们说一说。
   我今年39岁,大专学历,家住甘肃省舟曲县立节乡立节村。1997年11月我被招聘为舟曲县巴藏乡溪岭小学代课教师。溪岭村地处立节、巴藏、大峪、曲瓦四乡交界的大山深处,是一个贫穷、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地势高,冬季漫长寒冷,每年从10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经常是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尤其对面的阳布梁,一年中只有农历的6月,山顶的积雪才能化掉。
   溪岭是一个属巴藏乡管辖的自然村,有793名村民。从立节到溪岭,延伸着一条弯弯曲曲的15里山路,山陡路滑,上山得走3个多小时。
   初到溪岭小学时,只有一、二两个年级,32名学生,校舍是6间群众集资修建的土木结构的房屋,一到雨雪天就漏个不止,桌椅是20多年前的,学生买作业本是用鸡蛋到小卖部换来的,村民们吃的盐、大米等也是用小麦、大豆去交换。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望着纯朴、善良、憨厚的农民,我觉得这里需要我。我选择了留下任教,虽然条件很艰苦。
   我刚到溪岭时,村民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就连初中毕业生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我在教学中,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走访,多方沟通,劝说适龄儿童入学,辍学学生返校,教育学生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保证了适龄儿童入学率的巩固,为中心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学生。同时利用假期开设扫盲班,为男女青年出门打工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2005年是值得庆幸的一年。学校新修了8间砖混结构的校舍,开设了一、二、三年级,我的月薪也从最初的170元涨到200元。村民们自己出工修建的一条三轮车能走的便道,也延伸到了山间小村。为了回家方便,我很想买一辆摩托车,但经济拮据,父母年迈,孩子还小,不得已只好放弃。2008年6月,我的月薪涨到500元,但物价也上涨了,这个愿望还是不能实现,只能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继续走过春夏秋冬。风里雨里,跌跌碰碰,细算下来,我已走过了一万五千多里山路。
   一年一年过去了,近几年曾调来3名教师,但都待了一学期就调走了,多半时间是一校一师三个班级。我教过的小学生,有的走出大山上了大专院校,有的上了卫校,有的在外成家立业,但我仍然坚守在大山深处,一教就是12年。
   再多的苦我也能吃,再多的累我也能受,因为奋斗着就是生活,奉献着也是生活。既然选择了人迹很少的这条路,我无怨无悔。但最令人担心的是,代课教师就像无目标行走的路人,不知道走向哪里,终点在何方,哪里是归宿?就像沙漠中的小溪,随时都有可能干涸,而永远见不到大海。
   我很希望,我也能像大学毕业生一样,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通过县里组织的考试,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但我没有教师资格证,被拒之门外。我很担心,随着时间推移,绝大多数代课教师将不得不和朝夕相处的学生分开,放弃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不敢再深想,但不管结果怎样,我走过了一定会留下痕迹,就像天上的流星,虽然短暂,总有一条轨迹。

                                                             冯辉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13:11

嘉明 [离线]

0☆☆☆☆☆

发帖数:175 积分216
2楼
   正是因为这份感情,让他在山区坚守了这么多年。“有人说,你一个月拿那么点钱能干啥,还不如出去打个小工挣钱多。但我就爱这一行。现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已经有十几个考上了大学,过年过节他们会到我家来,还给我女儿买糖、买水果,我感到特别心满意足,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菊利:收入微薄的优秀教师


   在蓝田县孟村乡民生希望初级中学,记者见到田菊利。
   1985年,刚刚高中毕业的田菊利,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一名代课教师,这一干就是24年。
   她虽然不是正式教师,教学成绩却非常突出,所带班级英语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她成了学校公认的骨干教师,现在是学校初三年级英语教师并兼全校英语教研组组长。从教以来,田菊利曾多次获得校、乡、县“教学标兵”、“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称号。
但她的工资少得可怜。从最初的45元,涨到现在的120元,加上学校给她发的补助共有400多元。“虽然我每月的工资只有公办教师的零头,但我就爱这一行。”
   丈夫曾劝她别干了,她却说:“我钱是挣得少,但精神充实、快乐,这份感觉就是我的财富。”有人问她:“你工作这么出色,带的班级老考第一,为什么一直没给你转正?”提起这些,田菊利很难受。同时,对于前景,她心里一直很忐忑。她说:“如果被清退回家咋办?我教了24年书,看到教过的学生有出息,就特别有成就感。我干这行得心应手,回家以后我能干什么?”
   田菊利说,真希望能继续干下去,学校也希望她能留下来。“希望国家对我们这些教龄长的代课教师出台相应的政策,让我们能在教育事业上继续发挥作用”。


李小锋:“真想在讲台上待一辈子”


   位于秦岭深处的蓝田县九间房乡柿园子村教学点,离镇上8公里,离县城40公里。这个教学点现有15名学生,分为一至五年级,代课教师李小锋是这里惟一的老师,已从教17年。
   1992年,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的李小锋因家事没能参加高考。这一年,村小学惟一一名教师嫌工资少辞了职。因为李小锋是当时村里学历最高的人,村干部就找到他,希望他试教一年。于是,他成了村小的一名代课教师。当时,他计划一边教书,一边准备参加第二年高考。但试教一年后,乡上还是派不来公办教师。于是,他便在村小学继续教书。就这样,事情一年一年地延宕下来。
   1997年,就在母亲催促他办婚事的时候,未婚妻却提出退婚。她说靠李小锋的工资根本没法养家糊口。一气之下,李小锋跑到西安打工。那年秋季开学,乡里为村小调派了一名公办教师。但村民们认为这个教师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商量后,村支书跑到西安找到他,求他再回来教书。李小锋说,当时,他看到西安城里的孩子们能高高兴兴上学,就想:不回去吧,村里一些孩子就得一辈子放羊;回去吧,连终身大事都解决不了。考虑再三,他还是决定先回去一趟看看再说。但回到村里那天,所有的家长都站在学校里等他。有的家长说:“你嫌工资少,我们给你增加。”有的说要发动全村人给他找对象。他被感动了,再次拿起教鞭,踏踏实实地教起了书。 
   2007年9月,李小锋调到乡中心小学任教。在乡中心小学他只教一门语文课,比起教学点的复式班教学来说,工作比较轻松,每月工资也涨到200多元。
   但去年9月,柿园子村的学生家长又找到李小锋,说是他走后,新来的老师不太适应复式教学,希望他能回村继续教孩子们。于是,李小锋又回到了柿园子村教学点。这样,他的工资又降到了150元。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13:12
返回本版
1
2
3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